【外勞社記者劉達寬2025年7月30日報導】邁入畢業季新鮮人投入求職行列,近年僑外生人數持續增長,也成為勞動市場的一股活力新血。根據勞動部統計資料,至6月底為止,畢業僑外生留臺(專技工作)的有效聘僱許可達到1萬9,550人次,評點制1萬7,811人次;而上半年評點制初聘僱人數1,607人,而去年全年則為4,625人,7、8、9月求職旺季,今年變化仍待觀察。

製造業人數仍居首 越南、印尼最多

以行業別觀察,製造業6,070人次(評點制5,517)居首,住宿及餐飲業3,324人次(評點制3,285),批發及零售業2,458人次(評點制2,305)。以國籍來看,馬來西亞6,019人次(評點制5,622)最多,越南4,941人次(評點制4,778)居次,印尼3,929人次(評點制3,624)。

將行業別資料和國籍資料交叉比對,從事製造業最多的是越南畢業僑外生2,009人次(評點制1,968),印尼1,872人次(評點制1,769),然後才是馬來西亞的950人次(評點制826)。住宿及餐飲業則以馬來西亞僑外生居多1,283人次,越南1,152人次,印尼414人次,幾乎都是採評點制。

依勞動部現行規範,畢業僑外生若想留臺從事專業工作,可以一般的方式依薪資(月平均薪資4萬7,971元以上),再搭配標準較高的學經歷(相關系所碩士以上、學士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跨國企業服務滿1年等)、職業執照(醫師、律師等)等資格,由雇主申請聘僱許可。

製造業人數仍居首 越南、印尼最多

或以綜合考量學歷、語言等條件的評點制提出申請。必須是在我國大學校院畢業取得學士以上學位,或取得製造、營造、農業、長照或電子商務相關科系副學士學位。在包含學歷、薪資、工作實習經驗、特殊專長、華語和其他語言能力、政府政策、獎學金/成績等項目的評點表中,達到70點(總分最高200點)。

無論是一般申請或是評點制申請,僅限於「外國人從事就業服務法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六款工作資格及審查標準」規範的工作範圍;以製造業為例,去年因應實務放寬,包括經營管理、調度、督導、營運、指揮、研究、研發、開發、分析、設計、規劃、測試、檢驗、稽核、培訓、策展、品質管控、維修、諮詢、機具安裝、技術指導或技術研發引進等。

資通、AIoT等產業可會商認定

住宿及餐飲業部分,可以從事觀光旅館業、旅館業的經營管理,有助提升觀光技術研究發展的工作,或是具有國內缺乏的餐飲烹調技術,也可以在觀光旅館或旅館工作(行政主廚、廚師);或是受聘僱從事餐飲業的廚師工作。

若是屬於交通事業(觀光),雇主應取得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發經營事業證明,如觀光旅館取得營業執照、旅館業取得登記證。而針對部分行業訂有公司資本額或營業額規範,如餐飲業、製造業,本國公司設立未滿一年實收資本額應達5百萬元以上或營業額達千萬;設立一年以上,近一年或前三年平均營業額達千萬或進出口實績總額超過百萬美金等。

不過審查標準也針對特殊情況、國家重點政策方向保留調整空間,可以由勞動部和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專案會商認定,可免除資本額或營業額規定;在2023年勞動部的令釋就納入「具創新能力之新創事業認定原則」、「推動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六大核心戰略產業」。

大學連結海外、科學園區 就業接軌

近年政府強化僑外生政策力度,也刺激民間創新合作。有大學與鄰近科學園區合作,連結菲律賓等國外大學,透過新型專班等模式,讓僑外生接軌製造產業;也有外派人力需求的企業直接與大學系所洽談合作,派員就學後重回公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