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勞社記者黃秀娟2025年5月9日報導】立法院9日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修正案,增加5天國定假日,引發勞資雙方不同反應,勞工團體稱此為「艱辛但應得的勝利」,資方團體則表達企業營運成本增加恐削弱競爭力,呼籲政府提供配套以降低修法對企業營運的衝擊。

今天立法院三讀通過,新增9月28日孔子誕辰紀念日、10月25日臺灣光復節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小年夜等4個放假日,以及將「五一勞動節」正式納入全體國民適用的假期。

籲政府配套補助 降低企業負擔

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發聲明指出,理解此修法旨在回應民意,使國人能享有更多休息時間,促進身心健康與家庭生活和諧,這對於建構一個更重視員工福祉的社會具有正面意義。但本次修法大幅增加國定假日天數,對於國內產業,特別是依賴排班、趕工訂單或面臨國際競爭的製造業、服務業及眾多中小企業,勢將帶來營運成本增加與生產排程調整之挑戰。

工商協進會強調,增加的國定假日意味著企業需支付更高的加班費用或調整人力配置,這對企業的成本結構造成壓力,尤其在當前全球經濟情勢不明朗、產業競爭激烈之際,額外的成本負擔恐削弱企業的競爭力及應變彈性。

工商業團體呼籲,政府應積極研議並提供必要的配套措施,協助企業順利因應。例如,提供因應人力成本增加的租稅優惠或補助方案、加強產業轉型輔導、簡化排班與加班規定之解釋與適用,以及協助企業更有效率地管理人力資源等,以降低修法對企業營運的衝擊,維護台灣產業的永續經營與競爭力。

工鬥總工會與尊嚴勞動修法聯盟則表示,這場爭取歷經近十年,期間透過公聽會、遊行、絕食等行動推動,有這麼多數不清的夥伴投入、堅持,才讓立法委員在砍假整整9年後的今天,終於增加了國定假日,這是台灣勞工應得而艱辛的勝利。

工時全球居前段 台灣勞工長期過勞

勞團強調,其中「五一勞動節」是勞工本來就放假的日子,現在只是完成政府多年號稱研議的「全國放假一致」,所以就勞工的部分,其實只增加四天假日,比起2016年被砍掉的七天,我們只是要回一半多一天而已。

勞團指出,台灣在1984年實施勞基法,工時制度歷經每週只休星期天,到2000年雙週84工時,再到2016年的單週40工時,但事實上,台灣勞工就是累,累到勞動部自己都承認工時有檢討的空間;累到甚至在全世界,台灣工時都排名第六,亞洲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