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勞社記者楊孝慈2023年11月27日臺北報導】2024年總統大選候選人底定,九大工商團體將舉辦三場「2023臺灣經濟發展論壇-與國家未來領導人對談」,首場11月27日邀請國民黨總統參選人與企業代表對話。產業代表關心服務業缺工問題,侯友宜表示,要先把本國勞工照顧好,但國際移工、移民政策都需要大開放,藍領外籍人力確實有迫切需要,因此他主張,應定期盤點哪些產業有需求,即時調整開放的步伐,而非長年都不改變。針對外籍白領專業人員,則應給予更大的彈性,提高來臺、留臺的誘因。

一系列論壇將以產業界所關心的人力資源,以及兩岸關係、能源、國際經貿、減碳政策,以及改善投資環境等議題做主軸,讓各界了解各黨參選人對未來經濟發展的願景,並與工商團體代表進行對話。

臺灣因少子女化及高齡化關係,勞動力長期下降,根據國發會預估,2030年人力缺口將高達40萬,加上政策補貼重點產業,年輕人偏好高科技、高薪產業;反觀服務業長期受限於政策,無法聘用移工,近期雖有檢討的聲音,但放寬的進度仍相當緩慢。

侯友宜回應,缺工問題並非現在才發生,而在移工開放上卻是緩不濟急。他認為,首先本國勞工薪資及福利要先提高,讓年輕人回到具競爭力的地方,另外,工業區可以蓋勞工宅,解決勞工住的問題。

侯友宜說,在他新北市長任內,已推動工業區立體化共70多案,具有相當好的成效,廠房樓地板面積增加,一部分用作長照、托嬰托育、幼兒園等社福用途,另外企業也可以照顧自己員工,讓本國勞工願意回到職場。

另針對農業缺工問題,侯友宜表示,在他跟農業縣市溝通的過程中,發現有些是重要農忙季節才需要人力,因此他會成立移工外展平臺,統一調度、訓練及管理。整體藍領移工政策不必要拖到每年,必要的話甚至可以每季、每半年來檢討,需要哪些工作、從事的內容都明確化。

另外他也提到,未來將投入30億經費在終生學習,促進中高齡、婦女二度就業。

臺灣有163萬家中小企業,佔比高達98%,但資源遠不如大型企業,企業關心如何扶植中小企業發展。侯友宜說,中小企業競爭不容易,政府要投入更多資源,以補助、減稅引導投入數位及節能減碳轉型,包括中小企業為員工加薪,給予比大企業更高的扣抵額,讓年輕人願意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