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勞社記者黃秀娟2025年8月13日報導】考量產業受關稅及匯率影響,以及穩定勞工就業,勞動部長洪申翰13日公布強化版僱用安定措施,擴大適用行業,除原有「機械設備製造業」等3個業別,增加「金屬製品製造業」、「紡織業」及「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等6個行業適用,自114年8月1日起辦理,這9行業實施減班休息期間,將補助本國勞工薪資差額7成,並得與訓練津貼合併領取。
因應關稅、匯率 8/1啟動安定就業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新臺幣匯率波動或進口關稅政策調整等國際情勢變動衝擊,勞動部114年8月13日發布「因應國際情勢支持勞工安定就業辦法」,該辦法是依據「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授權所訂定,針對受影響勞工,提供包含鼓勵企業及勞工辦理及參加訓練、穩定及促進就業、協助初次尋職青年強化求職準備,及創業協助等措施,以減輕人民負擔、穩定國內就業市場與支持勞工權益。
洪申翰表示,隨著貿易談判將原本4月「原稅率+32%」的對等關稅,下修到8月的「原稅率+20%」(暫時),依相關專業智庫評估,受影響勞工的人數,已從4月時評估的潛在12萬人,降為目前評估的潛在4.2萬人。評估受影響的勞工雖然下降不少,但勞動部還是會審慎地應對所有可能的衝擊。
新增6行業 實施至115年初
洪申翰強調,僱用安定措施是減班休息勞工重要的經濟支持之一,勞動部會優先以保障勞工的「工作權益」為前提,盡量避免解雇,讓勞工掉入失業的情境,會盡量協助受衝擊的勞工跟企業維持在職狀態。
洪申翰說明,僱用安定措施3月就上路,但僅限「橡膠製品製造業」、「機械設備製造業」、「其他運輸工具及其零件製造業」3業別可以申請,後來經參考產業跟工會建議、經濟部推估、減班休息數據等,決定再納入「食品及飼品製造業」、「紡織業」、「塑膠製品製造業」、「金屬製品製造業」、「電力設備及配備製造業」、「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這6產業,辦理期間自114年8月1日至115年1月31日。
洪申翰進一步說明,強化版僱用安定措施擴大薪資差額補助,從5成提高到7成,本國勞工每月最高可以領到1萬2,100元,同時可與勞工再充電計畫併領,上限是不超過勞工原有勞保投保薪資。
補貼金額提至7成 併領訓練津貼
例如,1名勞工減班休息前 1 個月至前 3 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為4萬5,800元的勞工被減班休息至每月薪資為最低工資2萬8,590元,等同每月薪資損失了1萬7,210元,若該名勞工領取薪資差額補貼1萬2,100元(無條件進位至百位數),剩下的5,110元可透過勞工再充電計畫,領取每小時190元的訓練津貼,以達到薪資未減損目標。
根據資料,這9行業就業保險投保人數約105萬人(不含外國人),洪申翰強調,並不是105萬人全部都會受影響,因為有些業者並沒有做輸美的生意,因此仍要觀察後續產業實施減班休息的狀態;根據統計,7月底,9個行業目前實施減班休息有2,761人。
9行業實施減班休息2千餘人
洪申翰指出,對潛在受衝擊的產業勞工,已經提出許多支持做法,希望把這些勞工盡力留在職場,不致落入失業狀況。後續仍將密集監測各項勞動指標,並視情勢發展,適時推動其他相關協助措施。
根據僱用安定措施,符合公告業別的受僱勞工(包括全時勞工,或有固定工作日(時)數或時間的部分時間工作勞工),經勞雇雙方協商同意減班休息,且在公告辦理期間內,減班休息起訖期間達30日以上,並由地方勞工行政主管機關列冊通報,可於減班休息日每滿30日之次日起90日內透過台灣就業通線上申辦系統或向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所屬各分署提出申請,補貼請領月數最長為6個月。
勞動部提醒,民眾可透過「台灣就業通」網站僱用安定措施專區(https://gov.tw/3ih)查詢行業別與申請方式,或撥打0800-777888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