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勞社記者劉達寬2025年8月7日報導】交通部觀光署日前發布「113年來臺旅客消費及動向調查」摘要,來臺觀光消費達百億美元,新南向占比仍最大,美國市場居次。自由行蔚為主流,完全自行安排旅程的比例較疫情前增加4成。
2024年來臺旅客達785.77萬人次,較112年成長21.13%。其中,日、韓、港澳皆突破百萬人次,歐美旅客成長2成、新南向亦微幅成長6%。全體旅客平均停留夜數6.98夜(比2023少0.41、疫情前少0.78夜)。
日均消費182.83美元 年增1.2%
此次觀光署調查,2024年來臺旅客平均每日消費182.83美元,較前年成長1.2%,但比疫情前減少6.68%;若綜合日均消費、匯率與來臺旅客總人數估算,全年旅客觀光支出為100.28億美元(約新臺幣3,220億元),較2023年成長15.78%,相較疫情前恢復至接近7成水準。
以七個主要市場來看,新南向市場18國旅客人次占比達到3成2,為疫情後最大市場,觀光署指出,藉由推動穆斯林友善旅遊、簽證優化與華裔市場開放,吸引新南向旅客來臺,創造36億美元觀光收益,居各市場之冠,占整體觀光收益36%。
另外美國市場表現強勁,旅客人次相較於2023年成長23%、比疫情前成長7.6%,美國旅客日均消費大幅提升近4成,帶入16億美元收益,為第二大市場;日本旅客則受匯率和經濟影響,來臺人次與消費力未攀升至高峰,但仍創造12億美元收益,呈上升趨勢位居第三。
疫後消費結構轉變 購物縮娛樂費增
以消費結構來看,疫後旅客支出結構轉變,購物支出下降35%(18.28美元),而娛樂支出反增逾5成(3.20美元);觀光署分析這顯示旅客傾向縮減購物,轉而追求深度旅遊體驗之趨勢。
消費潛力以美國居冠,日均消費達238.86
美元,其次為歐洲(199.51美元)、韓國(197.98美元)與日本(193.13美元)旅客皆超過190美元,顯示高端市場具持續開發潛力。
進一步觀察消費結構變化,美國旅客日均消費中,娛樂費相較於疫情前大增2.26倍、交通費增加4成4、購物費增加41.15%;歐洲旅客人次雖相對低,但整體日均消費較疫情前大增3成6,娛樂費增加近8成,購物費增加近4成9,旅館內支出增3成2。
美旅客日均花238.86美元 購物力強
日本旅客日均消費較疫情前減少15.82%,購物費少24.8%,旅館內支出減22.71%,旅館外餐飲費少11.17%,娛樂費和交通費則增加7%到8%;中國大陸旅客日均消費大減22.87%,其中購物費大幅下降63.36%,娛樂費也減少5.34%。
新南向國家雖然整體市場占比提升,但日均消費金額較疫情前略減4.45%,消費結構也有所變化,購物費減少19.67%,交通費減少15.32%,旅館外餐飲減少6.64%,但娛樂費和旅館內支出則分別有19.27%與6.05%的成長。
主要市場娛樂開銷多呈現成長,但歐美旅客購物力道、旅館支出相對強勁,美國旅客行動力強,日本和中國大陸則是整體消費都有所下滑。
自由行成主流 完全自行安排增4成
除了消費結構改變,來臺旅行模式也逐漸轉變,受訪者中自由行占比高達88%,與2023年相當,較疫情前增長6%;其中沒有請旅行社代訂、來臺也沒參加旅行社行程者占比更達到75.16%,比2023年增2.3%,更比2019年大增43%。
受訪旅客中近5年再訪比率5成4,較2023年增加1.34%。從旅客到訪的景點來看,仍多集中在北部地區,尤其是臺北市及新北市;就住宿選擇方面,仍以旅館89.71%占比最多,民宿為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