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勞社記者楊孝慈2022 年 9 月21日臺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9月21日宣布,各類型住宿式及社區式照顧機構需定期公費快篩措施,再延長1個月至10月31日止,篩檢頻率仍維持為服務對象每周定期快篩2次,身心障礙者、失智症者、2歲至18歲則為每周1次,未滿2歲免篩。工作人員每周至少1次,已確診康復者3個月內免篩檢,後續再視疫情狀況調整篩檢頻率。

發放對象為住宿式長照機構、老人福利機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精神復健機構、一般及精神護理之家、兒少安置機構、兒少團體家庭、榮譽國民之家等住宿型照顧機構,以及日間照顧中心、家庭托顧、身心障礙社區式照顧服務、早期療育機構以及托嬰中心等社區型照顧機構。

指揮中心說明,Omicron BA.4、BA.5等變異株病毒持續在全球擴散,10月份疫情恐持續發展,尤其住宿式機構照顧較多慢性病及重症高風險族群的長者,應維持警惕避免發生機構群聚感染風險,因此,公費快篩仍續執行至10月31日,公費試劑將陸續寄出,配送數量以服務對象每人每周2劑及工作人員每人每周1劑估算,籲請各類機構及單位確實落實防疫政策,降低感染風險。

此外,9月21日國內新增46,90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6,673例本土個案及229例境外移入,連續兩天跟前一周相比都有下降趨勢,外界關心邊境是否進一步鬆綁,以及入境人數增加後,機場篩檢措施是否調整。

指揮官王必勝認為,疫情高峰有可能已過,但因9月14日及9月21日兩天的差異並不大,保守起見還需要觀察1至2週才能做判斷,在確定疫情趨勢向下的情況下再來開放邊境,時間點則可望提前至10月初。

有關邊境鬆綁的方案,目前正和各部會討論中,是否直接改為「0+7」,也會列入考慮,開放前也會公告。

有專家建議,機場的入境唾液篩檢改以快篩替代,如此一來可有效降低機場工作量,王必勝指出,未來開放邊境後,入境人數勢必增加,目前的機場相關檢疫措施可能造成等候時間過長,但如不做唾液篩檢,如何發放快篩都有相關規劃,就看何時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