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勞社記者劉達寬2025年10月2日報導】移民署北區事務大隊新北市服務站與中和莒東社區發展協會於中秋節來臨前,共同舉辦家庭教育課程,邀請越南新住民曾女香老師為大家介紹越南中秋節文化習俗。曾女香老師平日於新莊社區大學擔任越南語和美食課程的講師,廚藝精湛,並常利用課餘時間在醫院、移民署、法院等地擔任通譯和志工。本次課程她不僅介紹越南中秋節由來,也和大家示範越南美食綠豆糯米飯的作法,並邀請大家一同品嚐。

曾老師介紹越南中秋節的起源,不是中國的嫦娥奔月或吳剛伐桂,而是「阿貴和菩提樹」的傳說。傳說一名叫阿貴的男孩用菩提樹的靈力醫治好許多病人,卻因菩提樹某次突然連根拔起,將阿貴帶上了月亮。許多鄉親為了感念阿貴的善行,每逢農曆八月十五日,便會提燈籠來慶祝阿貴飛仙,紀念他的善行。至今人們仍相信,只要仔細望向滿月,就能看見阿貴在樹下的倒影。中秋節在越南也被稱為兒童節,父母會為孩子準備點心與燈籠,孩子會提著燈籠逛市集,欣賞舞龍舞獅的表演,街道會掛上各式各樣色彩鮮豔的燈籠,形成漂亮的燈籠街。孩子們常提著五角星燈籠,上面貼著七彩的玻璃紙,象徵照亮孩子的前途。此外,越南民間也有在中秋夜透過觀看月亮的顏色,預知國家命運的傳說。如果月亮是黃色,當年就是豐收;如果是綠色或藍色則有天害;亮橙色代表國家繁榮。

新北市服務站林財榮主任表示,中秋節是家庭團聚的溫馨日子,亞洲各國也都有中秋節的習俗,只是慶祝方式與傳說各有差異。透過交流分享不同文化及美食,增進彼此的理解,讓社會展現豐富多元的面貌。同時他也提醒新住民朋友切勿網購輸入、郵寄及攜帶家鄉含肉類加工食品來臺,違規攜帶豬肉產品入境經查獲,將面臨最高新臺幣100萬元的罰鍰,希望新住民朋友們為防治非洲豬瘟疫情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