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2025年11月4日綜合報導】交通部4日假臺北市區監理所士林監理站舉辦「高齡換照新制代言人暨宣導影片發布記者會」,正式宣布將於115年5月起實施高齡換照新制。
交通部長陳世凱致詞時表示,臺灣正邁入超高齡社會,越來越多長輩持續開車、參與社會,因此「保障高齡駕駛安全」既是挑戰也是責任。這次換照新制並非剝奪權利,而是透過醫學評估、教育課程與貼心配套,讓長者能夠更長久、更安心地開車或騎車,同時讓家人們也放心。
為了讓社會各界更了解新制的推動背景及醫學依據,交通部在今年在6-8月間,積極走入民間,在全國20縣市,共計22處的廟口辦理「換照保平安」宣講,累積超過3千位長者們了解這項政策。
接下來自11月中旬起,於全國辦理7場「高齡換照講座—醫師出任務」系列活動,邀請凱旋醫院黃敏偉副院長、台中榮總精神部侯伯勳主任等專業醫師,地點包括臺中、南投、新竹市、屏東、高雄及彰化等地。講座將以醫學角度說明高齡者身體機能退化對駕駛安全的影響、慢性病與藥物交互作用的潛在風險,並由監理人員現場解說115年新制內容,協助長者瞭解換照流程與注意事項。
陳世凱部長表示,根據交通部統計處與公路局的民調顯示有超過八成民眾支持高齡交通安全政策的這項作法,代表正朝著有社會共識、有支持的方向邁進。陳部長強調,保障長輩的行動權益,是我們的優先目標與方向,「這項政策的推動,不是要取代長輩的選擇,而是提供更安心的選擇」。
本次新制推動的目的在於關懷高齡駕駛安全,而非限制長者開車權利。依新制規定:滿70歲長者,須通過體檢並完成安全教育課程後,即可換發駕照,有效期限至75歲;滿75歲長者,維持3年換照制度,除須通過體檢及安全教育課程外,並須通過認知功能測驗,方可換發有效3年的駕照。
此外,為鼓勵長者依自身狀況主動調整交通方式並兼顧移動需求,交通部自115年1月起推出「主動繳回駕照高齡者TPASS乘車回饋措施」。凡70歲以上主動繳回駕照者,公路局將提供TPASS電子錢包乘車支出每月50%回饋金,每月上限1,500元,每人可申請一次,補助期間2年。該措施涵蓋公共運輸及計程車支出,協助長者有充分時間適應交通工具轉換並培養公共運輸使用習慣。
交通部進一步說明,未來也將持續透過「公共運輸發展計畫」協助地方政府強化路網與改善偏鄉交通,打造一個高齡者能自在移動、安心出行的交通環境。讓這項制度,不只是換照規定,更是一份對高齡者的敬重與支持。
交通部強調,高齡換照新制以「分級關懷、協助安全駕駛」為核心,兼顧長者安全與行動自由。期盼透過制度與宣導並行,打造更安全、友善的高齡交通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