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20251124綜合報導】再也不用等好幾天!現在只要「掃」一下,快速檢測雞糞肥腐熟度不再只是夢想!農業部畜產試驗所與國立臺灣大學合作,利用可見–近紅外光譜儀 (visible and near infrared spectrometer, Vis-NIR),在短短2秒內,即可蒐集與堆肥腐熟度相關的光譜訊號,再透過機器學習演算法進行判讀,開發出可現場快速判讀雞糞肥腐熟度的非破壞性檢測新方法,對堆肥場與趕著要施用雞糞肥的農民而言,真是一大福音!
為什麼要檢測腐熟度? 未腐熟的雞糞肥施用於田裡,容易再度醱酵,產生高溫、有害物質與氣體,不僅對作物生長造成傷害,也會破壞土壤與環境。畜試所黃振芳所長表示,由於堆肥的原料來源與製作方式差異很大,無法僅用一個參數作為腐熟度的指標,除了主觀的觀察堆肥外觀、顏色、氣味與醱酵溫度判斷之外,有些指標需要透過實驗室精密儀器與費時分析才能進行量化,無法於第一時間內快速判斷腐熟與否,容易使民眾在雞糞肥產品使用上產生疑慮。
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許正一特聘教授表示,Vis-NIR是一種可隨身攜帶的小型光譜儀,只要快速掃描樣品,就能即時偵測出與雞糞肥腐熟度有關的光譜訊號,例如腐植化物質、胺類化合物與水分子等。經過機器學習演算法訓練後,研究團隊已成功建立涵蓋含水率、氨氣氣味、pH值、電導度、總有機碳、總氮與碳氮比等七項指標的預測模型,預測結果與實際量測值的擬合度高達 85% 以上,不僅大幅縮短分析時間、降低成本,也讓雞糞肥腐熟度判斷更簡單、更即時。
畜試所指出,該所與臺灣大學合作,透過機器學習演算法建立Vis-NIR光譜訊號與腐熟度的關聯性,建立雞糞肥腐熟度快速檢測之關鍵技術,未來可望開發出簡易Vis-NIR光譜腐熟度快速測定工具,幫助農民更安心使用雞糞肥產品,促進糞肥資源化與循環農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