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勞社記者劉達寬2025年10月16日報導】主計總處14日公布8月薪資與生產力統計,電子零組件業加班工時再創45年新高,受僱員工人數年增1.7萬人,半導體相關產業強勁,但紡織、汽車、家具、金屬製品、塑膠等傳產都呈現受僱員工和加班工時雙雙下滑,美國關稅衝擊逐漸明顯。
依據主計總處統計資料,電子零組件業8月加班工時為29.6小時,創近1980年6月以來新高,受僱員工人數月增2千人、年增1.7萬人;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8月加班工時15.5小時,也是近37年同月最高,受僱員工人數較前月增加千人,較去年同月增加1萬人。
電子零組件業加班工時逆勢創高
但多數傳產加班工時都出現下滑,食品業年減1.4小時、紡織業年減2.6小時、橡膠製品業年減3.6小時(且月減2.1小時)、塑膠製品業年減1.4小時、基本金屬業年減2小時、金屬製品業年減0.9小時、汽車業年減2.9小時、家具製造業年減4.6小時。
受僱員工人數方面,8月紡織業年減4千人、其他運輸製造業年減3千人、塑膠製品製造業年減2千人、金屬製品製造業年減2千人、汽車業年減2千人;此外成衣、木竹、紙業、印刷、化學材料、基本金屬、家具等製造業也都出現年減千人的情況。
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已呈現在加班時數與受僱員工人數的變化上,但薪資部分尚無顯著影響,8月經常性薪資平均4萬8,098元,月增0.41%,年增2.92%。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3萬8,507元,較上月增加0.54%,較上年同月增加2.66%。
紡織業較去年同月減4千人
8月全體受僱員工較上月淨增加6千人,因增僱或召回等原因而進入人數為23萬6千人,較上月減少2萬1千人,其中製造、住宿及餐飲、支援服務業均減少5千人最多;因辭職、解僱、退休等原因而退出之人數為23萬人,較上月增加1萬3千人,其中製造業、批發及零售業均增加 5千人最多。
主計長陳淑姿15日至立院答詢時表示,亞洲開發銀行預估我國今年GDP成長5.1%,主計總處較保守預估4.45%,央行預估4.5%,但是應會有再往上升的趨勢。